Search


#香港老街臘味行
#油麻地 #上海街

農曆十二月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香港老街臘味行
#油麻地 #上海街

農曆十二月又稱「臘月」,「秋風起,食臘味」,我在農曆年的前一周來到香港,見識到了港人道地的臘味店滋味。
這回有事赴香港一趟,去了幾間書店。其中頗富藝文氣息的Kubrick坐落在油麻地,書店內陳設不少跟香港本地議題有關的書籍,可看出書店選書及採購的品味,加上氣氛宜人,是下回來港會想再訪之處。

離開書店,照直覺慢慢往地鐵站的方向走,或許是本能指引,不知怎麼地走上一條滿是廚具的街道,名喚上海街。這街不在上海,貫穿旺角、佐敦、油麻地到九龍西邊,屬老聚落,附近有一油麻地天后宮,宮廟旁有老榕樹與廟街,是香港本地黑幫電影時常取景之處。正因為它充滿草根氣息,吃大排檔(編註:香港特有的街頭露天食肆)與煲仔飯的人們,自在地坐在街邊。吃食並非精緻路線,卻十分夠味。

這樣的一條街,讓人想起台北的廈門街或環河路一帶,充滿職業手路器具密集的趣味。比如專營砧板買賣的「萬記砧板」,從十幾公分高的各式木頭橫切,到雪白的塑膠砧板,可說是一應俱全。舊式木砧板厚度夠,店家提供顧客刨砧木的服務,使其得以用上許久;但如今買新的比維護舊式木砧板便宜,一般人家就大多選用塑膠製品了。

「陳枝記刀庄」則擺滿中、日、西式刀具,有料理需求的人必定能在此找到一把稱手的好刀。我在「光榮飲食業不鏽鋼具」買了一個能把胡蘿蔔片壓出喜氣鳳凰圖案的刀模,想著過年做菜可以靠這招露一手,呼應雞年。

觀察店家的氛圍以及物件本是趣味,在這些廚具店家簇擁中,望見一間賣食品的臘味行,人潮川流不息。走近一瞧,雖然牆壁斑駁,但各式火腿、臘腸、鴨肝腸、鴨腿、燻魚、臘肉和客人將店內塞得滿滿滿,夥計猶用算盤來計價。這家「永華臘味行」據說是九龍地區僅存的批發商行。

無奈即使我再心動,這肉品是帶不回台灣的,只好轉往一旁吃臘腸煲仔飯解饞。長米上放著切片的臘腸炊煮,食用前豪氣地淋上黑溜溜的豉油,大口吃下,米香肉香鹹甜夠味。元宵節前也依樣畫葫蘆,做上一鍋來吃吧!

補充:淋在臘味飯上頭的豉油,各家有各家的獨門配方。大致上不脫以味道濃烈的生抽為基礎,混和老抽、或是蠔油、糖,也可以加點紹興酒燒過。做成合自己口味的醬汁。今年年夜飯的臘味飯,我用生抽、二砂、紹興、和一點蠔油做出自己的版本。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72/2261706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深夜飲食路線。
View all posts